一、 主要性能
(一) 總體性能
主系統采用B/S的方式進行設計;
軟件采用面向服務的架構體系(SOA)設計開發;
軟件開發要求基于目前主流開發平臺(.Net或Java平臺);
自動運行程序采用windows服務運行,重啟后可以自動啟動。
(二) 常規性能
1、對軟件系統的各類人機交互操作、信息查詢、圖形操作等應實時響應;信息查詢、操作、輸入界面用圖形、文字和數據三種方式在計算機上展現,數據表格應具有報表打印功能;系統的操作要求簡單易用。
2、采用WebGIS方式執行GIS的分析任務。通過標準的瀏覽器(如IE)來訪問地圖服務,對于預警信息的相關處理,均要求能在GIS上進行可視化處理查詢,并能實現無級縮放。
1)人機交互操作:用圖形、文本和表格方式在計算機上展現,具有報表打印功能,操作簡單易用;
2)信息查詢:用圖形、文本和表格方式在計算機上展現,具有報表打印功能,操作簡單易用;
3)圖形操作:用圖形、文本和表格方式在計算機上展現,具有報表打印功能,操作簡單易用;
4)采用現有的電子地圖;
5)WEBGIS:響應速度小于5秒;
6)復雜報表:響應速度小于5秒;
7)一般查詢:響應速度小于3秒。
二、 技術參數
(一) 預警信息服務
預警信息錄入:根據突發公共事件的分類、分級以及預警信息內容自動配置對應的應急模板,并按照模板定義的信息發布流程和信息發布的不同對象和手段,根據不同發布手段的特點生成對應的信息內容,輔助信息錄入人員快速、準確地錄入預警信息;提供多種信息校驗模式和信息智能校驗和糾錯的功能來保證預警信息錄入的準確性;當錄入的預警信息被駁回時,用戶可直接在此駁回信息上進行修改,而不用重新錄入。
預警信息采集:允許通過接口調用實現預警信息的錄入,從而支持各成員單位業務系統和本系統之間的應用互聯。
預警信息一覽:基于GIS的展示系統,實時動態展現區域內各單位和區域的應急信息發布情況。方便管理者直觀地查看信息發布的覆蓋范圍和效率,同時還實現展示方式多樣,方便決策者進行預警信息的綜合判斷。展示內容預警信息的發布區域、各發布渠道的覆蓋范圍、發布終端的地理分布、信息發布的狀態。通過自動刷新以圖形化方式在GIS平臺上展現某預警信息的發布效果情況。同時,對接入的氣象及其他行業共享實況監測數據和歷史數據也可以進行展現。
預警信息審核:用戶對預警信息錄入后,可對預警信息進行查看和審核,通過后方可進入發送流程,否則填寫駁回意見后可駁回。
(二) 輔助辦公服務
預案管理:系統提供各類預案相關文件的共享、上傳、刪除和修改功能,在對突發事件處理過程中各部門能夠根據預案內容及時響應事件,為突發事件的快速處理提供依據。
值班管理:系統針對值班人員的值班需求為值班人員提供各類值班期間的信息保障服務,提供預警信息發布單位信息接報、值班日志、排班管理、電話管理、通訊錄管理等功能,便于用戶能隨時查閱各部門共享的值班、排班信息,保障工作人員日常工作的順利進行。
文件共享:系統提供各部門共享文件窗口,用戶可上傳、下載、修改和刪除各類文件,各部門可以根據工作需求,為其他部門提供共享文檔,這對于保障多部門共同協作工作的順利進行具有實際意義。
(三) 會商研判服務
數據接入:系統接入各部門實況監測數據,用戶通過圖層的疊加,可以查看實時水情、雨情、衛星云圖、臺風路徑等監測數據,同時可以查看山洪易發地區、避災中心、地質災害點在電子地圖上的分布及詳細信息。
協同會標:鄉鎮、縣、市級突發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登錄用戶經過權限驗證以后,可以在GIS地圖上申請進行協同標繪。獲得會商研討權限用戶在突發預警信息發布系統上可將協同標繪信息進行互相共享和同步顯示,從而實現所有在線用戶的協同作業。每一步操作完成后,統一的系統下分配的不同權限用戶能同步標繪內容,實現多用戶參與在同一地圖上協同會商功能。
內容同步:所有的標繪符號都會保存在市突發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的數據服務器上,如果中途有新用戶加入,可以直接使用同步功能,獲取所有服務器端的符號。
文件共享:系統提供網絡硬盤功能,用戶可以上傳文件到服務器。當文件上傳到服務器后,網絡硬盤中的所有文件不能被普通用戶刪除,只能由管理員從服務器端刪除。所有用戶均可以瀏覽網絡硬盤,下載所有文件或下載選定的文件。文件數據可以實現與鄉鎮、縣、市級的文件同步共享。
即時通信(會議速記):提供在線用戶之間文字聊天功能,各用戶之間可以使用文字會商,可以設置自己使用的字體大小、顏色、樣式等。可以發送包含圖片的消息。服務器端保留所有的通信記錄。
(四) 輔助決策服務
詳細信息:系統在電子地圖上展示所有已錄預警信息的分布情況,通過選擇后可以查看其詳細信息,便于用戶快速了解各類預警信息的預警內容。
輔助分析:根據預警信息的事件類型、預警等級及內容,提供智能輔助分析功能。系統可智能分析災害點周圍一定距離的實況監測數據,包括水情、雨情、風情、災備情況等信息,便于用戶對接下來事件的處理提供輔助參考。
發布效果:系統根據已發布預警信息的反饋結果,提供各類預警信息發送方式結果的直觀展示,用戶可直接了解當前預警信息發布過程中短信、網站、LED、大喇叭等發布方式的回執情況,對于預警發布結果的分析提供數據支持。
流程監控:系統根據預警信息處理的階段流程,以圖片、表格的方式展示當前該預警信息的流程信息,便于用戶直觀了解預警發布信息的執行情況,對于預警發布信息處理流程的態勢分析具有重要作用。
(五) 反饋評估服務
信息發布監控:系統根據不同發布手段發布效果的回執信息按照發布協議約定的格式、方式返回系統,并進行存儲、共享等操作。
發布效果展示:針對已發布的預警信息,其多種手段是否發布成功,參與發布預警信息的終端設備分布情況,各終端發布時間、發布類型、發布狀態等內容進行集中展示。
發布效果評估:反饋效果與評估實現通過接受預警信息發布過程的反饋信息,評估預警信息發布的效果和結果是否符合預期目標;依據不同的信息發布手段進行預警信息發布效果的評估;系統應對發布過程中信息發布反饋信息進行記錄,繼而形成預警信息發布效果追蹤等態勢,為指導預警信息發布及事件后對整個預警信息發布評估提高依據和支持。反饋效果與評估包括效果評估、評估管理、評估查詢、統計分析、過程追溯、評估報告制作功能。系統提供預警發布效果評估報告模版,評估報告應支持以圖形、表格等形式輸出,以供制作發布效果評估報告使用。
信息統計:信息統計是根據時間、發送源、發送目的地和發送方式自動對預警信息進行統計,生成月度報表和年度報表或者自定義時長報表功能,同時對統計信息進行分析,生成報表或圖形(包括柱狀圖、餅圖、折線圖、GIS圖)方式的分析結果,并對分析結果進行顯示;應提供保存下載及打印功能,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條件將查詢結果保存成PDF、DOC、XLS等常見格式。
定制報表:指定統計報表功能,用戶可以自行定制相關統計報表功能,包括:按時間段進行統計、按信息來源統計、按分發目的統計、按發送方式統計以及復合條件統計。
(六) 系統監控服務
接收處理狀態監控:系統應提供信息接收處理工作狀態的監視功能,包括實時顯示接收文件日志、處理結果等,能夠按照文件名中的關鍵字進行條件檢索并可打印和形成文件。
信息發布狀態監控:系統應提供預警信息發布全流程監視功能,包括預警信息錄入、審核、簽發、應急辦簽發、發布中心復核、發布手段發布、發布效果展示等。
發布手段狀態巡檢:系統應按照發布手段巡檢策略,定時生成終端設備巡檢指令,并按照返回結果,對發布手段狀態進行更新。
進程監視:進程監視具有提供信息平臺中各系統進程的監控功能,包括提供監視進程運行狀態的監視界面,進程異常時告警;提供啟動和停止進程運行的操作界面;提供增、減監控進程的功能和操作界面;提供進程運行情況統計,能統計在任意時間段內進程異常次數、累計時間并可打印和形成文件。
網絡監視:提供對贛州市預警發布中心、以及和政府應急辦之間的網絡連通狀態的監視并可打印和形成文件。
文件系統監視:文件系統監視提供信息平臺中各服務器文件系統使用情況的監控功能,包括提供文件系統的監視界面;提供文件系統超限額報警及故障報警功能;提供對監視目錄信息的修改操作界面;提供文件系統超限額情況統計,在任意時間段內超限額情況次數、累計時間的統計功能并可打印和形成文件。
監控信息采集與處理:數據處理流程監控及信息采集、數據存儲狀態監控及信息采集和數據流監控及信息采集,并將監控信息接收、匯總、分析和監控信息在監控平臺的顯示。
(七) 綜合管理服務
系統管理:預警信息發布情況的回執查看;多類型發布終端配置;預警發布流程配置;一鍵式信息發布策略配置;會商研判結果統計展示。
事件管理:各部門涉及事件類型匹配;各類事件級別對應的預警信息發布流程匹配;各類事件信號對應的預警事件級別匹配。
基礎信息:用戶權限的分配及管理;系統基礎數據的維護;系統日志查看。
三、 工程案例
吉安市11個縣級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
四、 應用領域
(一) 氣象領域
有助于實現預警信息的高效管理、及時制作和快速發布,形成市、縣、鄉鎮三級預警信息發布體系,滿足氣象業務一體化、功能集約化、崗位專職化的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要求;建設的突發預警信息發布系統,能夠提高預警發布的及時性、可靠性,預防和減少突發事件帶來的災害損失。
(二) 公眾領域
有助于公眾及時、有效的獲取最新預警信息,滿足公眾對突發事件預警信息接收的要求。在發生災害過程中能通知公眾做好防災減災工作。
(三) 應急領域
有助于加強應急部門在應急災害救助中的物資調度、隊伍配置和人員轉移等工作。應急部門能及時的獲取最新的事件災害情況,以便制定合理的應急減災措施。